►文 观察者网 贺喜格
用别人家的单车,为自己赚钱,甚至还推出用户共享自己的账户来“边骑边赚”,这究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高超创新,还是扰乱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近日,“哈啰单车”诉全能车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一审胜诉引发关注。
被告“全能车”APP采取非法破解其他共享单车信息系统加密措施,大量注册购买共享单车年卡、月卡,不正当分享给全能车用户使用,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其影响单车品牌近20家。民事判决中,法院正式将全能车的行为定性为不正当竞争,全能车被判向哈啰方面赔偿经济损失6140余万元。
此前对全能车的刑事诉讼也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入刑案例,均对共享单车行业乃至共享经济领域都有着一定示范和警示作用。
案件原告方哈啰单车代理律师、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丁华律师告诉观察者网,该判决运用法学和经济学综合分析方法对互联网共享单车领域竞争行为进行司法评价,厘清了互联网共享单车领域竞争的法律边界,有助于共享单车行业建立起更高效、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湖四海足球吧(www.hgbbs.vip)凝集民间高手免费提供各联赛足球资讯、足球推荐、足球贴士等,致力为广大波友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赛前预测分析,让更多球迷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赛事资讯,以及在本站尽情发言自己的观点。
被共享的不仅单车,还有用户的个人信息
在共享单车最火热的那几年,市场中有记录的品牌便多达数十家。即使当时只使用哈啰、ofo、摩拜等几个主流共享单车品牌,也要逐一下载相应品牌的APP,早期甚至还要在每个APP上充值押金,于用户来说略显繁琐。
然后,一款堪称是共享单车界的“万能钥匙”的产品出现了。2017年,一款名叫“全能车”的APP上线,号称只要在该APP充值299元的押金,便可以“畅骑任意品牌共享单车”,在当时的共享单车行业中,299元的押金金额也是最高的。彼时,哈啰等几个主流共享单车都可以通过全能车来解锁,“只用一个APP,只充一次押金,附近单车有哪个便能骑哪个”,有用户觉得全能车为自己带来了方便。
不过,如此方便,则是以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风险为代价换来的。
事实上,全能车旗下没有任何一辆自己的单车,亦没有和其它品牌展开合作,之所以能“用别人的车,赚自己的钱”,全靠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共享单车企业加密措施,并不正当分享用户月卡,提供给全能车的用户,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另外,被共享的不仅是单车,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有可能被“共享”。全能车还诱导用户共享自己的账号信息到全能车APP,并利用他人实名注册的手机号及打码平台的虚拟手机号,大量注册购买品牌共享单车年卡、月卡账号,并保存和维护全能车APP注册用户共享的品牌共享单车年卡、月卡账号,建立品牌共享单车“卡池”。
评论列表 (0条)